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畢竟過多的作品數會出現審美疲勞,也易影響看稿人的判斷力。
讓已經公開的作品能參賽,前題是編輯部的人手有足夠的承受力才行,但像第一屆有3000部作品,比日本小說比賽的投稿作品還要更多,每階段又只有一個月審稿期……以台角的規模能不能承受就(
至於角角在不在意,那就是另一回事了。
至少對於創作者來說,不至於讓手上的好作品被一場比賽綑綁快半年之久,避免到頭來顆粒無收,我是覺得還不錯。
第一屆的話,畢竟是停辦多年後復辦,這也多少能看出,台灣這邊在小說比賽以及出版途徑上較為稀缺,或者說創作者對於出版方式資訊量比較不足的情況。
對作者來說怎樣也能當是零成本抽彩票,就這個意義上的確是很方便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