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成功,所以我們一但停下筆了,就會被吞噬,被失敗的陰影、自我懷疑的鬼魅拉到深淵裡。
而就算得到了點閱率,但也很難超越我們的前輩,成為所謂的正職作家。
傾盡全力,卻極有可能換來失敗,新生代的小說家就是在這情況還提筆,繼續寫小說。沒有人知道自己可以寫多久,因為都有個正職。
可是,你看看老人家都在幹嘛?緬懷過去。
過去發生的一切他們都記得清清楚楚,他們說了什麼話、作了什麼事......一大堆。當然,沒失智了話~
所以,我認真寫的小說,會永遠刻在我腦袋裡,我可不希望,在我年華老去時,能緬懷的只有後悔和老是在打電動的自己。
如果有死前跑馬燈,我希望是用它來看我和太太的同甘共苦、用它來看我的人生沒有虛度、用它來看我人生中最滿意的小說。
也因此,這部小說必須獨一無二、用盡我一切所學、人生所感、人生所見,才能不悔。
我必然會得到失敗,因為所謂的成功早就離這個年代太遠太遠,但那會是拚盡一切的失敗,而不是什麼都不做的悔恨。
而且就算我失敗了,我還是有一個令我自己滿意的作品。我就是寫自己喜歡看的故事~
我是從和你相似年代出生的人(我的簡介生日是假數字),那時台灣作家百花齊放,九把刀、御我、九歌出品、明日工作室等大批創作者們,讓人嚮往自己有朝一日能成為那一份子。而我深深體會到過去到現代為止的所有變化,也因此知道這時代要成功可謂抽中樂透般的機率性。
不談成為正職小說家,剩下的就是談興趣、熱情、夢想,就像你說的,為了在人生中不留下遺憾,做自己此生中最感興趣又覺得有意義的事,在臨終那一刻是「心滿意足」的。
我一直深信那一句話:「人生的價值不在長短,在於質量。」有些人50歲以前就升天了,但他們完成了自己「心中最想完成的事」,臨走那一刻是幸福的,沒有遺憾。而有些人一生中始終找不到自己要的是什麼,追隨大眾,精神空虛。80、90歲後離世,心中有著許多的牽掛。當然我的意思不是不能追求長壽,每個人對人生的定義不同,像你和我都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做自己最熱愛的事情,不論未來如何變化,我們已確確實實在行走夢想的道路上,這個過程足以讓人心滿意足。
不要去思考失敗和成功,那早已不重要!如你所說,你已經在做了,代表你已逐漸在完成內心願望,這就足夠了對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