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第一,政府沒有計算年份,目的是刻意令人民淡忘歷史和共這個社會過去的黑暗。對於歷史來說,時間是很重要的參照物,否則會很難追溯在過去特定時段發生的某一件事。對於那個年代的人來說,只有過去,今天和未來。因為過去發生的事太多,未必每一件都記得,就像所有事都發生在同一天一樣。少了時間這個觀念,過去的記憶會變得一片混亂。
第二,故事背景可能在25至27世紀的某一年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技要完全發展到與人無異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,且現在還在起步階段。即時能夠在一百年內完成,要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完完全全地淡忘過去的事,甚至毫無概念,去到無從問起,無從查起的地步,需要更久。
我不知道你看到哪,加上要避免劇透,恕我自能簡單回應(つд⊂)。
第一點沒錯,就是要大幅減低了歴史資訊傳承的效率,你所說的正是加入這設定的講思。沒對比,沒傷害,少了歴史知識作為比較點,這世界的人要斷定世界的好與壞、進步與退步,其本上只能依賴親身經歷。忘記過去,展望將來,社會不再糾結於過去的黑暗,衹知道現在的和平,為未來的光明邁步(從某角度看是好事?)。
第二點關於實際年份,我也沒有刻意定是甚麼世紀,其本上只知道是「很久、很久、很久之後」就可以了,總之就是久到甚麼黑科技都有可能被發明出來。
資訊是此作的刻心之一:知道甚麼,不知道甚麼,相信甚麼,不相信甚麽,任何一樣都可以徹底改變個人或社會。真真假假,假假真真,真亦假時假亦真,誰能肯定自己所知道的是正確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