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但當一個人身邊的一切都在他建立認知時告訴他他不配繁星的閃耀,只配待在泥潭裡,或告訴他星星只是發光的石頭沒有意義,他接受了就算長大後知道是錯的也很難再去相信或改變認知了,如果心理生病就更難改了。抱怨原生家庭不只是錢的問題而是精神的貧窮甚至精神吸血(要不是有你我就怎樣、這家是我的不高興滾出去⋯⋯)
抱怨但仍保有最基本的善惡觀念和底線也算是可以了,等到不抱怨了可能是真的想開了,也可能是徹底爛掉作惡可恨又可悲,也可能是開始傷害自己
他們可能連抬頭都不會,甚至不知道星空是什麼、不知道星空是否存在,或者他們站在屋簷下但他們不知道,當然怎麼抬頭都看不到,但不知道要走出屋簷下、這種情況跟沒得選差不多了
有出生單親家庭的人,埋怨自己原生家庭不完整,遷怒自己的下一代;也有出生單親家庭的人,會立志要給最好的予下一代。
一切都只是人自己的選擇,選擇取決於一念之間。
所以,該說,如果你無法接受或改變一個消極的朋友,一個充滿陰影的人,就不打擾更好,免得雙方都傷心收場。這是我經歷最多的結果。
我只想帶出一個訊息,就是那並非原生家庭的問題,而是個人的思想取向問題。成長環境當然有影響,但要將負面影響視為阻力還是動力,那就是個人選擇了;有人能走出陰影活得更好更精彩,有人長年累積情緒成為黑洞,一切都是個人取態。
我們不是拒絕和原生家庭不好的人談戀愛,而是拒絕和心態消極的人談戀愛。
我自己原生家庭也不好,所以很有感。小時候也有很多不堪的經歷,但我選擇了咬緊牙關撐過去,得不到家庭溫暖便更愛惜自己,更珍惜每個對自己好的人;與其抱怨別人擁有我匱乏,倒不如努力靠自己雙手去爭取。
謝謝紅葉的回饋給了我更多想法,將文章修改得更清晰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