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arch stories, writers or societies
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
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
×
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
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: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.
“隱約雷鳴,陰霾天空,但盼風雨來,能留你在此隱約雷鳴,陰霾天空,即使天無雨,我亦留此地。”
「聽起來好浪漫,可是又帶有一絲絲的哀愁。」我在遙香念出這段詩句後,有感而發。
倘若無風無雨也留在此地,卻不見伊人於此,內心必定相當難過。我把這些話藏在遠方天際發出的一聲雷鳴之中。= = = =
新海誠的作品主題往往圍繞著:雨天、疏離、相遇、別離、重逢與光芒,搭配電車、平行線、置入性行銷…還有現實苦痛中不切實際的無盡浪漫。《言葉之庭》也大受好評,但是很少人注意到電影偷偷埋了小標題:"愛"よりも昔、"孤悲(こい)"のものがたり(在「愛」出現以前,是段「孤寂悲傷」的故事),括號中的日文讀作「Ko I」其實就是「戀」的發音。日本平安時期只有口說語言,缺少書寫的文字,該時主要借用漢字作為書寫符號。不知哪位天才把「孤悲」對應到「戀(愛)」,新海誠巧妙運用語言的連結力量,打出了恰如其分的副標題:不偏不倚刺向我心中孤悲之處。
這部我覺得愛出現以前是孤單,但出現以後有很多現實層面的問題,讓看的人心糾結在一起,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了,真心希望裡面的角色可以過的很好😭
此外,「秒速五公分」也不錯,這部早期作品令人意外地使用日本作家橫光利一、川端康成為首所倡導的「新感覺派」文體來述說三段故事,卻也最能凸顯新海誠作品的獨有特色。光影與細節的描繪,襯托出劇中人物的心境。
《秒速5公分》實際上切割成三個篇章:〈櫻花抄〉、〈太空人〉、〈秒速5公分〉,尤其以結尾同名章節最具有「新感覺派」色彩。觀賞者必須細細觀察劇中場景變換與人物心境側寫,自己去填補導演刻意留白的片段,才能體悟出屬於自己的「成長速度」。 FYR
秒速五公分也聽過還沒看過,感謝你詳細的介紹,我找一天來補一下💗💗